二月份,本来应该有机会读不少书的,但是刚回来家就被一股来势汹汹的流感击倒了,放假两周倒是生了十四天病,直到来学校一周了还有些咳嗽。
不过好在还是读了两本书,一本是财商启蒙经典之作《富爸爸,穷爸爸》,另一半是《超负荷的大脑》。

一本一本来说吧。

富爸爸,穷爸爸

总的来说这本书虽然不长,但是其实内容还是很罗嗦,精简下来就这么几点:

  • 注意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积极购入资产, 必要消费通过收入支出, 尽量避免因为不必要消费而损失资产. 这里资产的定义大概是”无需人到场也可以持续产生财富的资本”, 例如股票, 有价值的房产(升值/房租), 知识产权, 等等.
  • 复利的重要性.

好像其他方面就没有太值得一提的了.

超负荷的大脑

一本科普小品, 由浅入深把我们人类大脑的一些常识性科学知识做了介绍, 偏重于我们的大脑在当今世界海量信息的背景下如何工作. 事实上,我们的大脑和我们几万年前祖先所拥有的并无二致, 但是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却爆炸式增长, 所以, 探明这部分尤为重要.
稍微总结一下知识点吧:

我们的注意力分为三种:

  • 受控注意 Controlled attention
    这是我们强迫自己集中精神时调用的注意力
  • 刺激驱动注意 Stimulus-driven attention
    这个很简单,比如安静环境下,突然啪, 你的杯子跌落摔碎,这是你的这部分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去
  • 唤醒 Arousal
    这种注意力是非选择性的

有趣的是, 科学家们注意到这三种注意力是各自为政互相独立的, 也就是可以说是正交的.

注意力工作的一个基本机制建立在偏向竞争上,也就是你的注意力集中时你是牺牲了部分神经元活性来激活另一部分, 例如你很投入的工作时可能就注意不到周遭办公室的嘈杂了.

这里不由得想到深度学习里的Attention机制, 但是我们并没有对Attention做任何区分, 当然计算机设计上并不一定要遵从认知科学的研究, 但是也不失为发散思维的一种方法.

下面来聊聊记忆, 现在较为公认的记忆分为3种:

  • 工作记忆 持续时间大概几秒, 比如记住一个电话号码直到你找到纸币将其记下, 此时调用的就是工作记忆, 当你记下之后基本上就忘了电话号码了. 再比如, 做一个长的思维运算a+b+c+d=? 如果是心算,你会先计算出a+b,然后将其和c相加, 然后你就将a+b的值抛之脑后继续下面的计算了. 有一派学者认为, 工作记忆的容量约等于推理能力.
  • 长时记忆 这种记忆通常能够持续几年到几十年, 例如法国的首都是巴黎这种常识或者背诵过的某首诗.
  • 短时记忆 这种记忆持续时间介于前二者之间, 例如考试前突击背诵的知识点, 可能考后一两天就忘了.

那么注意和记忆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人们发现工作记忆的容量应该是我们石器时代大脑遭遇信息洪流时的瓶颈,我们遍寻大脑发现工作记忆容量局限在顶叶和额叶的几个脑区(同时这些脑区和受控注意也有密切关联),然后接着想探究这几个脑区中限制容量的机制是什么时,就触到了当前科研的最前沿。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告诉我们,神经元之间更强的突触关系可能在其中起到某些作用。

那么记忆容量为何有极限呢,人们想研究一下儿童大脑成长的过程来看看是什么导致增长停止。儿童的大脑在成长时,突触以及神经元的数量是在不断减少的。可能是强化重要的神经联系和退化次要神经联系使记忆结构不断优化。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对工作记忆的成长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这里还是有些违反直觉的, 人类大脑在发育时突触以及神经元的数量是在减少而不是增加的. 如果将这种概念迁移到人工NN上,就是神经网络中权值矩阵是在变得越来越稀疏以便强化某些重要部分的功能.

接着人们研究发现, 大脑图谱实在持续变化的, 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那么理论上,工作记忆是可以锻炼出来的.
最早的研究是来自ADHA也就是注意力缺陷症, 俗称多动症, 既然ADHD患者是可以治疗的, 那么正常人的受控注意也可以提高以提高工作记忆容量. 历史上很多东西都是先从治疗患者开始, 再到提高普通人类地步. 例如医学美容最早是来治疗烧伤患者的.
实际上, 更多的实验证实了工作记忆的容量是可以被拓展的, 和增肌一样, 提高工作记忆容量需要长时间,高强度 的认知训练, 通常至少需要5周x5天x30分钟来能看出效果.
修禅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训练方法, 冥想和禅定都可以练习专注力, 其中有种凡夫禅较为简单, 就是静坐下来数自己的呼吸数, 数到十接着从头再来, 保持较长的时间.
另外电脑游戏 也有增强空间技巧和反应时间的功能, 并且没有研究显示游戏会损害注意力.

由上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推导出, IQ显然也并非恒定的, 而是可以提高的. 这对我这种低智商患者来说是个福音了 .
当我们在工作时, 处于一个叫做”心流”的状态是最有效率的, (也就是一种忘我的状态), 能否进入这种状态和一个人的控制注意力能力等等都有关, 而且和自身能力和工作的难度是有关联的, 一张简单的图可以说明这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