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前后竟然断断续续读了六个月,2021/11/19-2022/05/20)

历史的革命: 首批城市的出现

美索不达米亚:从部落到最早的帝国

有史以来第一座伟大城市出现于今天的伊拉克南部,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的土地),这座城市叫做乌鲁克城(众城之母)。在BC3000左右,乌鲁克城曾是四五万人的家园,城墙周长11公里,方圆6平方公里。
城市文明的兴起原因至今无人能够确认,科学家猜测是当地的一场环境危机迫使苏美尔人超越小门小户的思维局限,携手来构建堤坝水渠等水利设施来管理他们的河水,这就要求专业的工匠和劳动分工,从而萌生了等级模式,职业化和互为所依的关系,而这些成为人类文明屹立于世的基础。

与乌鲁克同时期的另一城市,布拉克城(位于今伊拉克境内)也开始兴起。他们都显示出早期城市的某些特点:

  1. 集约化的农业提高了粮食产量
  2. 神庙成为城市的权力中枢
  3. 文字书写成为文明建立的基石(楔形文字)
  4. 宫廷(国王,卢伽尔,大人物)的权力慢慢变大以平衡神庙的权力

埃及:璀璨夺目的千古绝唱

BC3150,一位统治者将尼罗河上下游合二为一,埃及以一个整体的面貌呈现出来。埃及的国王,法老,以神力为化身,至高无上,全知全能,以精心设计的体制管理着国家。
埃及与世隔绝的自然环境和敌视外族的意识形态均意味着出了军事征伐外他们并无多少国际交流。埃及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独特之处和尼罗河的统治地位令这个国无论在社会政治还是文化领域都发展出来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但是虽然其文化影响和国际名望巨大,其文化模板大部分也只能留在此地,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传播四海的文明

公元前18世纪时,在叙利亚北部城市马里有着希腊的黑曜石,多瑙河的湖泊,阿富汗的青金石,塞浦路斯的锡等货物,各种物品表明第一批伟大的文明在此处互动。亚述商人连接起一张从东方的阿富汗到地中海乃至埃及的贸易大网。
在贸易中形成的安纳托利亚的小城邦慢慢聚而为一个庞大的集团,赫梯帝国,这是一个聚合了各个王国特性的集合体,他们相信个体之间和王国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协议和条约来处理。
BC1779年左右,基姆利利姆开始统治马里,但是后来他和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起了纷争,汉谟拉比率军摧毁了马里。二者纠纷的焦点在于沥青,可以说这次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石油战争了。

青铜时代的终结及其后世影响

青铜时代体系的崩溃:灭顶之灾和海上民族

BC1200-BC1150的50年,从希腊本土到埃及到近东地带,在地震,火山以及干旱的影响下,加上当时文明边缘地区而来的海上民族发起的战争,多重因素综合,许多青铜时代文化的的中心地区被灭亡。少数强大的国家幸存下来,例如埃及,亚述和巴比伦,但是迈锡尼就没那么幸运了。
迈锡尼繁荣兴旺于BC1600-1100,在雅典南部,其语言被视为欧洲所有语言的鼻祖,迈锡尼文明也是希腊文明的源头,他们用的线性文字B(Linear B Script)也是古希腊语的先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文明,被海上民族消灭了。其原因可能是铁兵器的冶炼和使用被海外民族所掌握,因此公元前12世纪晚期,希腊被打回历时原点。
在此之后,开始了人类首段黑暗时代,文字记录消失,人口锐减,大城市废弃,小城市退化,工艺和文化让位于生存,直到新的世界展开。

中间商的崛起:腓尼基人

大灾难后,腓尼基人开始崛起,他们擅长造船和航海,并发明了古代世界第一个字母表,使得读写传播得更广。他们第一个运用北极星来导航,因此这颗星也被称作腓尼基星。
由于擅长造船和航海,腓尼基人自然而然的开展了很多沿海贸易,造就了许多商贸城市。因为贩卖一种强力的紫色染料,希腊人用紫色(phoinix)来称呼他们,腓尼基人即紫色的人。腓尼基人的最成功的城市提尔也是当时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青铜时代的强国覆灭后,除了腓尼基人受益,犹太人也开始发展起来,圣经记载(虽然其有很多虚构部分),犹太人所罗门王也和提尔结成同盟。与此同时,他们北方有一股新的势力蠢蠢欲动,那就是亚述人。

亚述人:令人震慑与敬畏的民族

亚述帝国是近东地区的霸主,开创了一个囊括伊拉克,伊朗,阿拉伯,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埃及和塞浦路斯的大帝国。战争支撑了亚述人的经济,社会和文明,他们在敌人中引起恐慌,在战胜后肆意抢夺。
犹太王国原是亚述的附属国,但他与亚述之敌埃及结成同盟,招致了疯狂的报复,犹太北方王国就此亡国,以色列人的土地被没收。

然而,公元前7世纪晚期,随着巴比伦人的异军突起和亚述帝国内部的纷争,亚述首都尼尼微落入巴比伦人之手。一代人之后,波斯人也上场了,其国王居鲁士推翻了巴比伦,将疆域推到小亚细亚海岸。正当东方这些帝国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西方的希腊人一直在凝视他们。

希腊的重生

公元前九世纪前后,受益于腓尼基人带来的字母表等技艺,希腊人开始摆脱其黑暗时代。希腊人改进字母表,不仅用它来写诗,也用于书写货物清单。其中,一部力作《伊利亚特》诞生了,但是其作者荷马的身份却扑朔迷离,甚至是否确有其人都无法确定。除了战争,英雄史诗,伊利亚特还涉及到社会的本质,权贵阶级的素质和人民愿意接受的统治规则。

古希腊:自由名义下的僭主政体

思想与刀锋:古希腊城邦的发展勃兴

古希腊城邦国家主要活跃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战争,他们各有大小,大如希腊,斯巴达,阿尔戈斯,柯林斯,多达10000人,小则如贝尔比那,仅有8平方公里。平均来讲,一个城邦有1000人左右。相比于青铜时代的金字塔形社会结构,铁器时代的希腊更加扁平,到公元前八世纪左右,几乎所有希腊城邦都罢黜了国王,之前由一人掌控的威望和权利被少数精英瓜分(即寡头政治)。国王的职责分解为战争,司法,宗教等不同部门,工作任期也常常被赋予时间限制。这种轮流任职的神圣原则鼓励精英成员团结对付共同的敌人。
上层贵族统治者收到来自下层百姓的持续压力(当然只有拥有完全公民资格的男性,外国人,奴隶和女人不在内),必须履行社会契约提出的条件,让下层人感到自己获得公平的对待。如若不然,贵族们会想起被暴民打死的阿尔戈斯贵族的下场。
这种制度培养了一种争抢第一,拼进权力内核圈子的竞争精神,而这种精神也体现在奥林匹亚运动会上。第一届奥运会举行于BC776,而第一个项目是200米短跑。
在战争上,希腊人发展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军事技术,重装步兵成列为方阵,举起盾牌保护战友,协同前进。虽然失去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浪漫,但是这种方式简单粗暴而又能让力量最大化。

斯巴达和雅典:讲话的欧诺米亚与城邦的抚民之术

希腊的各个城邦都在探索最优管理的方式,但又各不相同,极权主义,集体主义,僭主专制,寡头政治,民主政治,都在各个城邦有所尝试。其中斯巴达是一个异类,它拥有着国王,而其他希腊人似乎都认为君主制已经过时。
没有政治中心,没有城墙,没有成文法律和货币;两个王家朝廷并立,同时又有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讲求成年男性公民的绝对平等;种种不和谐却造就了斯巴达的稳定。
斯巴达人非常严酷,无论对待奴隶还是自己,体弱的男婴会被杀死以贯彻优生学,而其他人在7岁到20虽都在“阿高盖”中进行军事化训练。
希腊另一个知名城邦,雅典,则完全不同。他们用寡头政治取代了君主制,为了应付由此带来的贫富差距过大等许多不稳定,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梭伦改革期间,废除了债务制奴隶,对底层公民进行兜底。公元前6世纪晚期的庇西特拉图是一名僭主(运用非法手段夺取政权的统治者,通过取悦民众而非精英的方式维护权利),他统治期间,雅典从众多城邦中脱颖而出。僭主政治体制难免遭到贵族的抵制,在刺杀,背叛等一系列戏码之后,贵族们夺回政权但也意识到要维持秩序需要牺牲和让渡自身阶级的特权。克里斯提尼崛起后,为雅典第一个公认的民主制度奠定基础。他引入了陶片放逐法,一旦你挣得6000片刻有你名字的陶片,即会被雅典放逐。

波斯战争

希腊和波斯的冲突最早来源于一名叫做阿里斯塔格拉斯的僭主的来回挑拨,他将自己的野心包装在“泛希腊圣战”的外衣下,并争取到了雅典人的支持。雅典人在马拉松战役中击溃了大流士的波斯大军。然而大流士之后,薛西斯卷土重来,他成功入侵了希腊,并摧毁了雅典卫城。但是希腊人在之后的萨拉米海战打败薛西斯,包围了希腊。波斯战争成就了希腊,抵抗并战胜地区霸主的故事证明了希腊成为一个卓尔不群的人类群体。

雅典的黄金时代与希腊的衰落凋零

波斯战争并没有让希腊城邦更为凝聚形成联邦,反而雅典和斯巴达队彼此的社会都无法理解。二者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互相残杀,葬送了各自的一切。
雅典式民主的真相就是,它让富人们牢牢控制了权力的杠杆。毕竟只有富人才有时间精力花在雅典式民主的那套演讲,诡辩和法律的训练上。这种民主制度带来了古典希腊的黄金时代,文学艺术哲学科学都蓬勃发展,但是它也是建立在奴隶制的剥削以及对提洛同盟的其他成员国的PUA之上。而斯巴达人则率领着伯罗奔尼撒同盟展开反抗,二者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持续了将近60年,最终在波斯的资助下,伯罗奔尼撒同盟取得胜利。但是一场大战以及随后的科林斯战争使得希腊元气大伤,衰落凋零,许多学者(包括亚里士多德)也移居到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希腊虽然凋零,但是希腊性将从这里走向世界。

王政岁月:亚历山大与希腊化时期

王者归来:马其顿的崛起

希腊北部的邻居马其顿,受到了希腊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对希腊城邦制度及民主嗤之以鼻,他们的基于伟人主义的君主制显得更为高效和稳定。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利用泛希腊主义巩固了他在希腊及其之外地区的政治权力,并在BC338年大胜雅典和底比斯联军。次年,腓力创建了一个不包含斯巴达的希腊城邦联盟——科林斯同盟,并准备率领希腊征服波斯,然而壮业未成,腓力二世就遇刺身亡。

亚历山大之谜

腓力二世之死没有停下马其顿的脚步,其子亚历山大继承了壮志,并不断推进。他受教于亚里士多德,迷恋《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传说,然而他对希腊的各种文化与制度并不全然赞同。事实上,在整个征服过程中,他奉行一种实用的拿来主义,在希腊,他特意将自己和各类神话中的英雄靠近,营造自己半人半神的故事;在埃及,为了争取当地祭司的支持,他会祭祀埃及的神灵,而成为了法老;BC331,亚历山大在今伊拉克的尼尼微打赢了高加米拉战役,随后在大流士遇害后征服了波斯,并将波斯的君权神授和世界帝国的概念拿来使用。一路狂飙,漫无目的的征服后,亚历山大打到了阿富汗,然后是巴基斯坦,然而在喜马拉雅山南部的比阿斯河,军队哗变,不得不班师回朝。
然而,回到波斯不过一年,BC323年,这位魅力非凡的希腊化的奠基人在32岁时就不幸身亡。

希腊化时代:收拾残局

亚历山大死后,是13年的继承者之战,其间其儿子兄弟均被害,最终马其顿帝国分裂为四块:希腊和马其顿由当地总督之子卡山德占据;小亚细亚西部和北部由亚历山大的侍卫利希马科斯统治;亚历山大的发小,将军托勒密得到了埃及;步兵指挥官塞琉古得到了以叙利亚为中心的庞大王国。
各个继承者为了强调自己的合法性,经常强化自己和亚历山大的关系,也不断对统治之地施加希腊化的影响。托勒密建造了亚历山大港,并将亚历山大的遗体安放在该城市,该城也成长为当时的世界性都会。这座古时的大城市有着两座非凡的文化设施:大图书馆和大博物馆,也吸引来不少旧希腊世界的知识分子。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希罗,埃拉托色尼在这里挥洒智慧;断臂维纳斯,拉奥孔儿子们,希腊胜利女神像也都在此处完成。

巴克特里亚地区,在从塞琉古帝国分裂出来后,开辟和埃及通商的路线,还和中国取得了联络,其钱币中含有中国出口的合金。而此地兼容并包,出现过佛教徒君主,发展出一套希腊化的佛教,并统治过印度次大陆的北部。这种希腊文化的发扬和传播,连万里之外的希腊本土也毫不知情。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起伏

早期罗马:异军突起

罗马的建城传说有些血腥,传说罗慕路斯和雷姆斯两兄弟从小被其叔父扔入台伯河中,二人漂流到未来罗马城建成处。长大后兄弟两人一番争吵,罗慕路斯将雷姆斯杀害了。从此自罗慕路斯起,连着七任国王统治罗马,但是王政不行,BC509年,人民起义推翻君主制,建立了罗马共和国。首届执政官是两名贵族。此外,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公民大会。但在在BC495年,贵族和平民的分歧达到了极点,在贵族的妥协下,罗马增设了平民大会,用于选举出两名平民保民官来保护百姓在元老院中的权益。
在内政之外,罗马四处扩张:公元前三世纪早期,罗马已经占地14000平方公里。对于征服的地区,罗马高效地织出一张公路网,并有力整合了当地人口:对拉丁城市市民赋予罗马公民权,对其他地区也给了一定法律保障。随着罗马一统意大利本土,下面就要踏入意大利之外的土地,首要目标就是物产丰饶的西西里岛。然而,要继续扩张,就不得不对上一个强敌:迦太基。

迦太基必须毁灭

迦太基人崛起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主要根据地在北非今突尼斯处,通过商业,军事,文化征服了周围一大片土地。他们精通希腊的文化和语言,其著名首领汉尼拔就用希腊语写作过,其政治体制也类似罗马,是一种君主,寡头和民主的混合。
意图保卫自己垄断贸易地位的迦太基和意图扩张的罗马终于在西西里岛兵戎相见,在BC264年爆发了布匿战争(布匿是希腊人对迦太基的叫法)。第一次布匿战争持续了超过20年,最终,没有海军传统的罗马反而是在海上打败了海战专家迦太基,将迦太基拖的经济崩溃投降。然而迦太基人也没服气,派名将哈米尔卡去西班牙南部夺取该地的银矿。其子汉尼拔在此处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摄政国,利用充沛的白银迅速使迦太基人复兴了。于是,BC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这次汉尼拔一路攻城略地大败罗马,但是在胜利后没有乘胜追击,反而被翻盘,不得已求和赔款。此次战争之后,迦太基再次被遏制,基本已经威胁不到罗马共和国了。
然而,罗马内不少人对汉尼拔心有余悸。元老院议员老加图从迦太基访问回来后,每次演讲都会以“迦太基必须毁灭”结尾。不久,为了毁灭迦太基,第三次布匿战争打起,这次罗马人残暴的进行了屠城(同年罗马也毁灭了希腊名城科林斯)。虽然这种行为非常丑陋,但是也彰显着,罗马已经成为世界霸权。

帝国初升和共和的落日

罗马人对希腊的态度比较矛盾,一方面他们承认从希腊受益良多,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喜欢希腊的许多东西,例如同性恋,诡辩术等。但是对希腊城邦兼并导致的更大问题时土地和财富的不平等,无产者数量大大增加。在此情况下,格拉古兄弟设法让平民选自己为保民官,来哉公民大会上和元老院抗衡,虽然最终被元老院杀死,但是他们证明了挑战元老院是可以做到的。

苏拉就是挑战的成功者,最终被元老院承认了独裁者的地位,虽然他上位后试图加大元老院权力树立权威防止有人效仿他,但是庞培也走上这条路,攫取了多项政府和军队领导权。他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俨然是一个国王,并征服了大片土地,在BC62年,他凯旋回国时给自己取了Magnus(伟大的人)的名号。庞培与克拉苏,凯撒结盟(凯撒为了巩固同盟,将自己14岁的女儿嫁给了当时50岁的庞培,做了庞培的岳父),史称前三头同盟。在另外二人的支持下,凯撒当选了执政官,并赴任高卢总督。
BC53年,克拉苏在战争中身亡。之后不久,庞培嫉妒凯撒在高卢辉煌的战果和成功的经营,开始和元老院勾结。BC49年,元老院要求凯撒解散军队并返回罗马,凯撒不从,率军度过卢比孔河(过卢比孔河也成为西方谚语,大意为破釜沉舟),与庞培展开内战并胜利。
凯撒上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减少了土地兼并并给许多外省人罗马公民的资格。然而,元老院的贵族派议员却成功刺杀了凯撒。凯撒死后,罗马重新混乱起来。凯撒的外甥屋大维,副官安东尼,和另一位凯撒拥趸雷必达趁乱瓜分了罗马的政治权力,史称后三巨头。

当然,三巨头的格局并不稳定,在一番内斗后,屋大维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奥古斯都,即国家救世主,同时引入独裁政体。如此,罗马政治加速回归到了君主制。

帝国风云

罗马重建:美德复归,自由不在

罗马帝国在公元2世纪左右达到鼎盛,幅员500w平方公里。罗马将征服用文明包裹,推广一种在政治,法律,文化和宗教方面互相包容的模式。屋大维兼任首席元老,大祭司,执政官,护民官和第一公民,以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
屋大维之后的皇帝干脆取消了普选,用“面包+马戏团”的小恩小惠赚取支持,同时牢牢掌握军队控制权。竞技比赛应运而生,维斯帕芗即位其间,开启了罗马斗兽场的建设。

垒起帝国的一砖一瓦

虽然罗马皇帝有许多乖张暴戾的,但是整个帝国主要由五万多公务员队伍运转,这使得远离权力中心的罗马殖民地人反而受益良多。罗马文明的各种优点:政治讨论,戏剧欣赏,公共澡堂,公民权,都被很多殖民地人民享受到了。同样传来的还有帝王崇拜,而同时不用放弃自己的信仰——罗马对宗教一向很包容。

然而还是有人拒绝罗马帝国公民的身份,响应宗教的召唤向沙漠而去,例如埃及人安东尼。他在公元4世纪早期在埃及沙漠附近安身落脚,形成了首批基督教修道院。于是圣安东尼成为修道运动之父,而变成基督教的英雄。

公元3世纪晚期,罗马帝国风雨飘摇,元老院和军队之间平衡大转换,而外部波斯帝国复活,在公元253年俘虏了罗马皇帝瓦勒良,并羞辱的将它当作脚凳。同时,莱茵和多瑙河边境,哥特部落联盟突破了防线,入侵了希腊和小亚细亚。而法兰克人也屡次劫掠。
这导致军队日益受依赖,而军队开始拥立自己的将官为皇帝。戴克里先就是其中之一。他上位后,为了避免手足相残,提出了一项激进的方案,他将帝国分为四块,归属为四人,史称四帝共治。每个统治者都有一套机关部门和一只军队。东西两部分罗马各有两帝王(东部建都君士坦丁堡),正职称奥古斯都,副职称为凯撒。他也撕去共和的伪装,正式创立君主制,摈弃了“皇帝只不过是第一公民”的幻想。
然而,这套雄心勃勃的实验,在他死后在很多方面都以失败告终。当他在AC311年死去时,安东尼前往亚历山大港,准备为基督教殉道。

以十字架之名:罗马帝国的基督化

在罗马帝国全境,许多宗教和谐共处,但是基督教与众不同。首先是它的社群感很强,但是更重要的是基督教对异教活动充满敌意。一神教的煽动性,让基督徒停止欣赏竞技比赛和戏剧,因为它们设计异教神灵。这种态度往往因来迫害,但是基督徒的态度反而更加坚定不屈。

即使戴克里先发动了针对基督徒的大迫害运动,但是也没有办法改变他的妻子就是基督徒的事实,这说明在AC303年,基督教已经在罗马帝国的贵族中有所侵蚀。各种法律和行政手段都阻止不了基督教的崛起了。

在AC312年,四帝中的君士坦丁和马克森提乌斯展开厮杀,君士坦丁胜利。他异军突起成为罗马的唯一主宰,也标志四帝共治开始走向终结。但是更重要的是,君士坦丁主导了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宗教改革。

君士坦丁和将士在去的胜利之际望向天空,发现有十字架的图案,之后君士坦丁宣传自己信了基督教。基督教徒也认为这表明上帝支持君士坦丁。AC313年,君士坦丁给了基督徒宗教自由。究其原因,基督教的一神论对君士坦丁这种摧毁四帝共治体系而独尊天下的人有很强的吸引力。

由于基督教教义的冲突,后续主教和皇帝起了冲突,米兰主教先后搞定了西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然后将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开出教籍,并让他公开忏悔。至此,米兰的公民们明白了,君士坦丁当初那种皇帝为上帝代言的模式宣告结束。